在盧氏縣多個蔬菜、香菇扶貧產業基地,一款用于稱重、記賬、管理的機器人引人注目。近日,記者隨河南信念集團董事長葉傳林到該集團東明鎮澗北村香菇基地、沙河鄉果角村蔬菜基地,專門了解該款機器人的性能。
東明鎮澗北村香菇基地40多個香菇大棚里,菌棒上香菇探頭探腦、密密匝匝,很是喜人。交售大廳里,苗振林、喬紅偉等10多戶菇農正在分級、稱重。該集團工作人員趙正國、徐秋萍指導承包大棚的菇農分級、篩選。和以往交售、結算方式不同,只見菇農把剛采摘的鮮香菇放在和一個機器人連接的托盤上,菇農和機器人對視“刷臉”,頓時香菇的重量、等級、產值及菇農姓名和大棚編號等信息瞬間顯示在機器人“胸部”的屏幕上,同時以手機短信的形式發送到菇農的手機上,并傳入信念集團生產總部、記入相應菇農的賬戶。
在沙河鄉果角村蔬菜扶貧產業基地,貧困戶劉新文、陳加太分別使用機器人交售小黃瓜(水果黃瓜)、大黃瓜(普通黃瓜),同樣快捷方便,每天、每月及每季產量、價格、產值、收入清清楚楚。
葉傳林說,農產品的生產標準化、銷售可追溯是國家多年來一直倡導的,他發明的這款以通信秤為核心的一二三產業融合機器人輕松解決了這個問題。
葉傳林早在2012年11月就開始研發這款機器人,先后投入研發經費200余萬元,2013年4月拿到國家發明專利。他將這款機器人命名為“123”機器人,去年8月生產出首臺,通過4個多月的使用效果令人滿意。
他介紹說,“123”機器人具備四大功能:能自動稱重、自動記賬,把公司和合作經營的農民的賬目記得清清楚楚,并自動通過手機與農戶核對賬目,確保農戶生產的產品得到應得的收入;能自動識別蔬菜,執行定級標準,確定蔬菜的等級級別;能自動清點庫存,自動檢查安排發貨順序,防止貨物丟失遺漏;能自動對蔬菜的生產銷售進行追溯,確保食品安全。
葉傳林說,該款機器人不僅是個記賬高手,還是嚴格的質量檢驗員,更是生產、包裝、銷售三產融合的“管理專家”。
葉傳林說,“123”機器人還有兩項特殊的功能:一是標準管理,使生產者的產品更符合網絡銷售。二是有采購分析能力,方便買家采購,買不錯、買得好。
目前,首批20個“123”機器人已在河南信念集團盧氏縣的多個蔬菜、香菇扶貧產業基地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