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引進河南信念集團等龍頭企業,目前盧氏已建成全國規模大、自動化水平高的香菇產業園,正加快打造全國香菇產業強縣的步伐。”盧氏縣相關負責人表示。
伏牛山里的新希望
7月21日,伏牛山脈陰雨綿綿,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來到位于盧氏縣東明鎮澗北村南側的澗北香菇出菇基地,卻看到另一番景象。
香菇的培育、收獲、碼裝??在這里,近300位工人正熱火朝天地工作。于2018年7月動工建設的澗北香菇出菇基地,建設有標準化溫室大棚40個,每一個大棚可擺放標準化菌棒8000~10000棒,保證了一年四季不間斷出菇。
據悉,河南伏牛山香菇產業集群是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批準建設的全國5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之一,盧氏縣作為這一集群的重點建設縣,投資5.3億元,不斷加快香菇扶貧產業集群建設。
目前,上述產業園通過控制溫度、濕度,推行全年出菇、四季上市和80%以上花菇產出率的創新技術,并把香菇由傳統的3個等級細分為16個等級,建立了香菇生產的規范技術體系,實現了工業化、標準化生產。
“以前賣干菇,山區群眾只能坐等香菇商販上門收購,現在鮮菇直接通過冷鏈物流車運走銷售,剛采摘的白花菇一斤就能賣到九塊五。”徐家灣鄉桐木村菇農石紅太說。
由點到面,香菇產業引起的連鎖反應正在凸顯。“盧氏縣有近20家香菇及香菇制品出口企業,年出口香菇貨值超10億元。該縣還制定香菇質量標準,統一注冊線上銷售“原本盧氏”品牌,通過電子商務,香菇年銷售額超過2億元。”相關負責人介紹。
小香菇背后的大“信念”
熟悉當地香菇產業鏈的人都知道,盧氏香菇產業迅速發展的背后,還有一位關鍵先生,那就是信念集團董事長葉傳林。
2016年,葉傳林帶領信念集團來到盧氏進行考察投資,本打算加碼蔬菜產業的他,經過調研后發現香菇產業在當地有一定基礎,但不夠成熟。盡管當地有30%以上的農戶都在種植香菇,但其種植收益不能保證。
于是他先后投入5億多元在盧氏發展香菇產業。并請來了常年在韓國指導香菇生產技術的蘇建華、在遼寧發展香菇的張海慶,加上張興榮,四個人各取名字一個字,成立了“林海興華”公司。
在保障農戶收入方面,該基地推行的“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貧困戶+致富能手”的扶貧模式,確立了貧困戶的主體地位,有效解決了發展和扶貧的有機聯系問題。其中龍頭企業承擔總體管理工作和具有難度的工作,主要負責生產計劃制定管理、籌集資金、財務管理、技術研發、銷售渠道拓展等項工作。
與此同時,合作社主要引導、組織貧困戶按技術規范從事簡單的生產勞動,重點是貧困戶和致富能手的關系。貧困戶為入社農民,具有大棚使用權,貧困戶可委托致富能手代管大棚,即致富能手為貧困戶打工,貧困戶還可以在自己的大棚里從事簡單的生產勞動,貧困戶擁有分紅和勞動工資兩份收入,這才有了李偉波式的案例。
“我們的信念,就是致力于把中國農業做成世界典范。”在澗北香菇出菇基地,葉傳林告訴記者,創業十幾年來,他一直在探索一條從青山綠水通向金山銀山的發展道路,而具有高投入、高科技、高效益等特點的現代農業就是較好的途徑。
金融扶貧活水澆灌加碼香菇產業
在盧氏香菇產業持續發展壯大的道路中,金融活水的作用不可忽視。
據悉,2017年至今年6月底,盧氏縣累計為貧困戶、合作社、扶貧企業投放金融扶貧貸款17978筆18.12億元。今年以來,該縣還發放“香菇貸”480筆4567.5萬元,為香菇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盧氏縣協調各銀行支持企業渡難關136家,共授信24.94億元,已放款15.79億元。“ 有了龍頭帶動、市場聯動、金融促動,盧氏縣正由香菇生產大縣向香菇生產強縣不斷邁進。”上述負責人說。
有了金融扶貧活水的澆灌,盧氏縣香菇產業鏈的建設也正在加快步伐。截至6月30日,年產1500萬棒的范里鎮香菇菌棒生產基地主體工程已經完工,正在進行設備采購及安裝;年產900萬棒的東明鎮4個養菌車間正在安裝養菌設備;分布于全縣13個鄉鎮的544個高標準棚、1605個普通棚已完成工程量的80%,預計7月底可竣工投入使用。
在盧氏縣采訪間隙,一則好消息傳來,渤海商品交易所已與盧氏縣政府簽約,將把全國香菇交易結算中心放在盧氏,未來全國香菇生產標準和價格有望“盧氏說了算”。同時,國內建設最早、綜合技術力量較強的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上海食用菌研究所將在盧氏縣建設液體菌種生產基地。
“沒想到小小的香菇能帶領我們脫貧致富,生活越來越有盼頭,這樣的好日子我們都很珍惜。”李偉波深有感觸。